來自哈佛商學院和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的兩名研究員,數月前發布一份薪資報告,試圖探知人們對同事薪水的情況,以及薪資差異可能給個體帶來的影響。 結果顯示,大多數人明顯低估了老闆的收入,而當得知真實數字後,他們傾向於在工作中更加賣命;至於同事的薪水,人們的估算則有高有低,但如果發現與自己職位相似的同事,賺得更多時,他們在工作上多少都會開始偷懶。 這項研究,在亞洲一家大型商業銀行進行,該機構各級員工約2000名。首先是透過一項線上調查,自行評估他們對同事和經理的薪水預估,正確率顯示大概在50%左右。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,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該公司數據,包括員工的考勤時間、電子郵箱活躍度和銷售業績。結果表明,那些發現自己上司薪水,比想像中高出10%的員工,在辦公室的工作時間會增加1.5%,電子郵件的發送數量增加1.3%,銷售額也相應增加1.1%。對於那些職級跟經理更為接近的員工,這個數字甚至會更高。報告寫道:「這就好像你知道了老闆能賺多少後,就會生出某種渴望。」 而在另一方面,如果員工發現自己的同事,比想像中的收入高出10%,他們更傾向於表現出怠惰的情緒,包括出現在辦公室的時間銳減9.4%、郵件發送量減少4.3%,以及銷售額降低7.3%。 這樣看來,絕大部分公司實行的薪資保密做法,並非沒有道理。在薪資問題上,人們可能比想像的還要敏感。例如,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,在2011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就發現,那些得知自己處於薪資區間較低的員工,有很大的機會可能辭職。 在此同時,PayScale公司的研究結果表明,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薪水是否公平,是毫無頭緒的。有一個數據是:那些按市場標準給付的群體中,有三分之二認為自己的薪水過低。 或許一種良性的薪水溝通機制,將會改善錯誤的薪水認知,導致的負面結果。當公司就薪水問題進行明確溝通時,人們對工作的態度會更加積極——例如:向員工解釋為什麼他們的薪水低於市場水平。康乃爾大學人力資源研究助理教授埃琳娜·貝洛戈洛夫斯基就曾經說過:「你不必向公司裡的每個人透露(薪水)訊息。但你需要做的是,讓系統更透明,並向人們提供訊息,告訴他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賺取更多。」 (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,原文: 別再打聽同事的實際薪水了,薪資保密製度並非沒有道理)
- Nov 19 Mon 2018 19:22
林佳龍、張麗善、林明溱等候選人簽宣言 承諾保育白海豚、石虎
留言列表